纯公益寻亲, 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评定AAAA级社会组织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资讯

政社携手助团圆,迷路36年的他找到了亲人

川流不息的车流从耳旁呼啸而过,轰鸣的发动机夹杂着尖锐的喇叭声令人心生烦躁。高架桥底的道路中间,流浪老人陈小弟将耳机插入收音机中,眼睛怔怔地望着城市的车水马龙,思绪渐渐飘向远方。忽然眼前出现几道身穿红蓝马甲的身影,瞬间将他拉回了现实!

这一幕发生在荔湾大厦旁边的马路中间,身穿红蓝马甲的正是荔湾流浪救助项目组的工作人员。这也是几人第二次见到陈小弟,在此之前6月2日,荔湾流浪救助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和尚丙辉等人曾与陈小弟有过短暂的交谈。正是那次交谈,破解了陈小弟36年以来的返乡难题。

6月2日中午,在荔湾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荔湾流浪救助项目组社照常在街面开展巡查劝导工作,正好发现了马路中间的陈小弟。“阿叔你好!你老家是哪里的,怎么在这里流浪啊?”经过项目组社工耐心询问,了解到陈小弟有很强的返乡意愿。奈何离家出走三十多年,老家的地址已经发生变更,多次尝试都找不到亲人。导致他迷失在城市的街头,无奈变成一名流浪人员。

为了满足老人返乡的愿望,2024年6月2日,项目组社工动用网络平台的力量,帮助老人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一则寻亲启事。并联合江苏江阴志愿者协会及江苏的志愿者们,共同帮助陈小弟寻找家属。

6月4日,得知陈小弟原来地址在苏州相城区后,苏州本地的爱心志愿者李苏柏去到当地居委会走访,证实了陈小弟确实曾为本村村民,但在多年前已经把户口转出去。不过好在通过社区与陈小弟的哥哥和侄子取得了联系,这才了解到陈小弟早年跟随母亲把户口迁到江阴县。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据侄子反馈:由于奶奶干涉婚姻,导致叔叔陈小弟于1988年负气出走,从此断了联系。奶奶去世后,闲置的房子被收走,自己曾多次争取都没能收回。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帮助叔叔在江阴那边把低保办了,好好安置下来。

画面回到开头的那一幕。4日中午,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荔湾流浪救助项目组经过几个小时的寻找,再次在桥底发现了陈小弟。“有个好消息!我们帮你找到亲人了!”工作人员一边说着,一边拨通侄子的视频电话。

自己迷失了36年,这才过了几天荔湾流浪救助项目组就帮忙找到家人,陈小弟一时感到难以置信!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视频中的侄子陈志荣朝着他叫了一声:“叔叔!”,陈小弟下意识回复“唉!”。叔侄这句简单的问候,划过36年的时空,一家人得以重新连接。而当哥哥出现在屏幕前时,陈小弟再难控制情绪,声声呼唤着:“哥、哥、哥”。另一边,同样年迈的哥哥却早已泪湿了眼眶。
日子一天天过去,端午节越来越近,陈志荣匆匆定下了南下广州寻亲的旅程。6月8日,抵达广州已是半夜,陈志荣临时找了个旅店休息了一晚。次日广州暴雨倾盆,却浇不灭众人心中的热情。在荔湾区流浪救助项目组和志愿者们的带领下,陈志荣终于见到露宿在桥底的叔叔陈小弟。见面的那一刻,叔侄二人紧紧相拥,互诉衷肠,带给众人暖暖的感动。


陈小弟如今已有74岁高龄,一生未婚,也没有一儿半女。面对侄子的好意,他担心回去会拖累侄子拖累家人。对此,荔湾区流浪救助项目组表示将会协助其办理身份证件,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在工作人员和侄子的劝导下,陈小弟最终同意返乡生活。

“感谢荔湾民政局,感谢尚丙辉社工,还有所有予以帮助的志愿者们。”在返乡之前,叔侄二人下午特地来到办公室,向荔湾救助队与尚丙辉社工赠送锦旗以表感激。随后便在社工及志愿者陪同心爱开具临时乘车证明,正式踏上了返乡的旅程。6月11日好消息传来,经过一天的忙碌,侄子带着叔叔跑了派出所,村委会,和镇民政科三个地方。了解真实情况后,当地村委会表示会协助恢复户口,等待身份证件办下来就可以继续办理低保手续,陈小弟从此彻底告别流浪,不用再为生活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