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开展源头治理工作,破解流浪人员返乡安置难题
来自四川开江的曾某今年已经43岁了,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20多岁时,他选择来到广州打拼,本想着赚点钱给父母补贴些家用,却没料到工作生活连连受挫,以至于连自己都难以养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十几年的光阴一晃而过!走投无路的曾某露宿街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险些丢掉性命,万幸遇到了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
晕倒街头,紧急送医
8月初旬,天气异常炎热,越秀区北京路街头,曾某走着走着,突然一个跟头栽倒在地。见此情形,路过的好心市民立即拨打了110报警。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从北京街派出所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本着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救助队员与民警一同将其送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被送进医院时,曾某没有身份证件也没有联系电话,救助队迅速联同北京派出所多渠道核实他的身份信息,怎料身份还未能核实,医院便告知:曾某在治疗结束,稍微恢复一些行动能力后便自行出院离去。此外,医院诊断结果显示:曾某长期营养不良,主要是缺钾导致四肢无力。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曾某再次晕倒街头,救助队发现后再次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合力救助,助力寻亲
曾某的情况让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为之担忧,为了核实其身份,队长胡占权致信王曙团圆警官,通过人脸识别顺利获知了曾某的家庭住址。为了让他尽早返乡,胡占权队长代表越秀区民政局与开江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顺利联系永兴镇镇政府、龙头桥村村委会,以及曾某的家人,逐渐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曾某已经十几年没回家了,出来打工后偶尔会打个电话回家,但后来直接断了联系,家人甚至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当得知儿子还在世上,在广州流浪时,父母二人悲喜交加。如今儿子是找到了,但父母都上了年纪,家里境况依然惨淡,如何接曾某回家成了难题。
“小曾的一家人确实生活困难,贵区能否核查一下,等他返乡后给他落实低保政策?”胡占权队长在电话里积极沟通,期望帮助解决曾某返乡安置的问题,做好属地源头治理工作。经过积极沟通,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如果曾某返乡,将会协助接送回家,并按照政策为其办理低保。做好准备工作后,胡占权队长又联合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赶往医院。
两地携手,护送返乡
8月8日,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与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来到曾某所在的荔湾中心医院。此时的曾某气色恢复不少,谈心时,胡占权问曾某“你想不想回家?”,曾某迟疑道:“我没钱买票。”知晓了他的担忧,胡占权队长立即表示:“这个不用担心,越秀区民政局会免费帮你买票。而且已经和你们村书记对接好,只要你回到家就会帮你办理低保。”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曾某难以置信,直到和村书记通话,曾某才欣然答应返乡。
8月9日,考虑到广州到开江的火车需要中转,而且此时曾某未能完全恢复,需要专人陪护。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联合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遣资深志愿者一路护送曾某返乡。另一方面,胡占权将曾某的车票信息告知当地村书记,并根据行程信息定下了交接事宜。
中午12点半,在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和尚丙辉社工、志愿者的护送下,曾某终于坐上了返乡的火车,经过三十多小时的奔波,顺利将曾某送抵达州。由当地村委接力护送曾某返回老家。
一直以来,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竭尽全力为每一个困难的流浪人员提供救助服务。面对曾某这样的特殊案例,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还将继续坚持开展源头治理工作,与当地民政部门畅通联系,持续跟进曾某的低保办理事宜。为其返乡安置提供必要的支持,避免其再外出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