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救助显成效!这些流浪长者终于回家了!
4月25日,为深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厘清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信息,从而为滞留在越秀区露宿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寻亲返乡救助服务。越秀区民政救助服务队启动“4+3”工作机制,联合白云街派出所,白云街城管,白云街卫健办,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在海印桥周边开展联合救助行动,成功帮助方伯、曾伯二人踏上返乡的旅程。
隐姓埋名流浪十余年,方伯终踏返乡路
方伯今年62,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不知为何流落街头,过上“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生活。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在自我介绍时,方伯总是自称叫“王振国”,就这样隐姓埋名在外面流浪了十余年。
流浪的日子并不好过,方伯有时候会去捡捡废品,用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但更多时候还是需要爱心人士的帮助,特别是越秀救助队和尚丙辉社工的帮助。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在一次又一次接触中,救助工作者渐渐和方伯成为熟人,但依然不知道其真实姓名。
眼看着方伯的年龄越来越大,露宿街头始终缺少基本的生活保障,联合救助行动组商议决定主动帮他寻找亲人。为了核实其身份,尚丙辉社工借助网络渠道与缘梦寻人工作站王曙工作室取得联系。幸运的是,这一回在王曙团圆警官的支持下,终于通过人脸识别获取其真实信息。
在越秀区救助队的指导下,社工立即通过今日头条平台发布了一则寻亲启事。好巧不巧,25日当天下午,方伯的二弟方保国(化名)在看到头条后立即与社工取得联系,并表示要来广州将哥哥接回。详细了解哥哥的状况,便匆匆定下了南下广州寻亲的行程。
据二弟方保国透露,他们一共有三兄弟,不过三弟在2020年不幸去世。原本他们家庭条件尚可,但因方伯嗜赌,1998年以结婚为借口向二弟要了一万块钱,结果结婚只花了三千块钱,剩下的钱都被他赌博输光了。方伯没脸面对家人,悄悄和妻子离婚,自己跑到广州务工,后来辗转流浪街头,至今已有十几年。
4月27日,弟弟方保国从合肥乘坐高铁来到广州。下午六点左右,在越秀救助队和尚丙辉社工的带领下,时隔十几年两兄弟终于在海印桥底相见。方伯似乎对眼前的状况早有预料,正欲开口拒绝,三弟去世的消息却让他愣在原地。岁月如流水,带走了他的青春,也带走他最亲的亲人。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让他和亲人产生隔阂,十几年后才明白,他始终无法舍弃这份血脉亲情。这一次他不再逃避,随弟弟踏上了返乡的归途。
外出近四十年,余生再也不用流浪了
寻亲仍在继续。25日联合救助行动中,越秀救助队同样发现了在海印桥附近流浪的曾伯。和方伯不同,曾伯断断续续流浪了近40年。他曾于2019年回过一次老家,不久又出来了。越秀区流浪救助队长胡占权在问及原因时,曾伯说:“我也想回去,但回到家也是一无所有,不出来还能怎么办呢?”
曾伯今年已经65岁了,自述家里没有人了,自己也找不到活干,没有生活来源的他只能选择露宿街头。曾伯的艰难处境令人揪心,为了解真实情况,以便帮助曾伯解决当前的困难。越秀救助队与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特地找到了让爱回家寻人网江西总队志愿者,希望能够帮他找到亲人。
5月2日,收到消息后,寻亲联络组的志愿者袁建军、曾小媛立马放下手头工作。根据他提供的地址,与曾伯户籍所在的青原区值夏镇马镇长取得了联系,并借此成功找到其侄子曾火兵。
电话中,曾火兵告诉救助工作者,曾伯前后失踪了40多年,确实在2019年回家办了身份证,但是因在家没有低保,又自行外出了。而且40多年前,曾伯遭遇了婚姻的不幸——离婚后前妻早早带着儿子去往香港生活,与他断绝了一切往来。这也是他流浪街头原因之一。
如今,曾伯已经满足了办理低保的条件,为了让老人家在家安享晚年,越秀救助队队长胡占权和当地村委会、志愿者沟通确定,如果侄子能把曾伯接回家,当地村委会和志愿者将全程协助其办理低保,避免再四处流浪。
得到肯定的答复,侄子曾火兵、堂兄和两个外甥共四人驱车从江西青原区出发,踏上南下寻亲的旅程。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江西到广州一路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却无法阻挡他们寻亲的步伐。中午时分,在越秀救助队和尚丙辉社工的带领下,曾伯终于得以和亲人团聚。
“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所以我们特地做了一面锦旗!”曾火兵一边说着,一边将锦旗递给胡占权。“这是我们民政人应该做的,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曾伯不再流浪”胡占权回复道。曾伯最终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5月5日,回到家后,曾伯受到了当地村委会和志愿者的热烈欢迎。据值夏镇马镇长及该村委毛书记反馈,他们将积极为曾伯办理低保户以及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福利。越秀救助队、两地志愿者也将持续跟进,确保曾伯顺利办理相关手续。
据统计,2024年1月1日至5月5日,越秀区流动救助服务队共劝导、指引各类流浪(露宿)人员520人次,累计救助各类流浪人员162人,其中护送至救助管理机构95人,购票返乡47人,寻亲安置14。后续工作中,越秀救助队将继续采用“找家乡、找家人、找心结、找途径”四个工作步骤,同步利用“信息比对”“网络寻亲”“建档跟踪”三项技术手段,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流浪人员困难,帮助他们重新回归家乡、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