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爱心相送,花甲之年鸿雁北归
6月24日,在跨越了广东、江西、湖北、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历三天三夜60个小时3854公里的星夜兼程后,胡某终于回到了阔别25年之久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阿里河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并举杯相庆,这是一桌等待了25年之久的团圆饭。
团圆,是一家人的齐聚,是一桌子的饭菜
历经坎坷,远走他乡
胡某是家中长子,因家庭贫困弟妹众多,自感作为大哥应挑起家中大梁,1979年初中毕业便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贮木场工作。96年不慎被油锯锯断左手,治疗结束勉强恢复行动能力。然而工伤意外痊愈后不久,妻子便提出离婚。在遭遇一连串困难挫折后,自感失去了人生意义,于是在1999年独自南下广州务工,从此与亲人断了联系。胡某是不幸的,却幸运地遇见了好心人。来到广州后,因为身无所长导致务工不着,他又经历了一番挫折,幸而被天河区兴华街退伍军人黄某所收留,让其帮助处理出租房事务,胡某得以有了一个容身之所。这份工作,胡某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期间黄某多次劝导他和家人联系,但他却以愧对家人为由选择了沉默以对。他不知道的是,几年前居住的房子需要拆迁,胡父怕他找不到原来的家,坚决不同意拆迁,就是为了等待儿子回家。
图右为黄某的儿子,一直照顾胡某饮食起居
身体失能,反思人生
2023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的脑梗打乱了胡某的生活。经过大半年的治疗后,左半身仍然偏瘫且行动不便,已然无法胜任工作。此时胡某才发现,由于出来的时候只有一代身份证,现在无法寻找其他工作,疫情期间更是失去经济来源。不过好在有老东家的帮助,生病以来他的生活用度均由在黄某一家接济。经此变故,胡某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萌发了要寻亲回家的念头。2024年6月4日,为了让其在有生之年找到亲人,黄某儿子主动带胡某来到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求助。收到消息后,联动机制社工立即跟进,在与其交谈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帮助他发布寻亲启事。
联动机制社工与胡某沟通情况
多方联动,协助购票
胡某的故事引起了联动机制的重视,为了让他早日回家,联动机制总召集人尚丙辉将寻亲信息转发给内蒙古爱心人士。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亲人。6月7日,联动机制社工协助胡某与家人视频通话,当见到家人后,胡某当场痛哭流涕,对自己的无能和失踪20多年感到愧疚,“我对不起你们,一直没脸回家”胡某带着哭腔道。不过在联动机制社工和亲人的劝慰下打开了心结,表示愿意回家。
社工协助胡某与亲人通话
广州到内蒙古的路程十分遥远,却无法阻挡胡某返乡的步伐。为了让他顺利回家,联动机制迅速为胡某筹划返乡的具体事宜,并主动承担起了为其购买返乡车票的任务。由于胡某多年未归家,其户籍已被注销,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只能帮助其购买到6月21日广州到哈尔滨T227次火车票,不能购买从哈尔滨转车到阿里河的车票。为此联动机制社工联系越秀区民政局救助队胡占权队长,在他的大力支持以及协调下顺利为胡某购买到6月23日哈尔滨到阿里河K7093次火车票,为胡某顺利返乡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大爱无疆,万里相送
此外,考虑到胡某行动不便,难以独自返乡。联动机制不仅为其妥善购买了返乡的车票,更是安排了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社工全程陪伴到家,确保这段万里归乡之旅温馨而安全。
6月21日,联动机制社工、越秀区救助队工作人员护送胡某乘车
列车一路向北,窗外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着。尽管回家路途遥远,联动机制社工仍然能明显地察觉到胡某内心的期盼与雀跃,他在列车上不时向外张望,每到一站都默默记下站名,细细诉说着此前自己的印象和变化。
花甲之年,鸿雁北归
6月24日早上,在历经四天四夜的漫长旅程后,胡某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五年之久的家乡,见到老父亲的那一刻,忍不住紧紧的握住老父亲的手喜极而泣。
世界上最温暖的路就是回家的路!回顾胡某的归家历程,从主动求助到寻亲信息的发布,到链接多方资源帮助其返乡,再到联动机制志愿者不远万里的贴心陪伴与心灵深处的开解,最终让胡某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回归,每一环节都体现了联动机制大家庭携手传递爱的力量与温暖。后续的工作中,联动机制将持续关注胡某的返乡安置事宜,协助其在当地恢复户籍,直至办理退休、残疾等相关手续,彻底在老家安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