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公益寻亲, 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评定AAAA级社会组织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资讯

流浪十余载,广州志愿者助他踏上回家路

“理了发,从头开始!”12月13日晚,广州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帮助39岁的黄光杨剪去长发,沐浴更衣。看着眼前这个相貌端正的男子,很难想象,一小时前,他还是一个披头散发的露宿人员。


12月初,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在荔湾区发现了黄光杨。据尚丙辉先生介绍,当时他在南岸大街一带出现,多次尝试沟通,黄光杨始终一言不发,对志愿者的帮助不甚领情,也不愿与人交流。


为了帮助他找到家人,志愿者们将他暂时安置在人员相对简单稳定场所,同时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寻亲信息,开启了搜寻调查的工作。在公安人脸识别系统的帮助下,志愿者们最终确定了黄光杨的身份和家乡,并辗转通过当地县级媒体寻找线索。


12月13日,黄光杨的四位同乡联系到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他们看到了老乡群里转发的信息,一眼认出了黄光杨。


当天下午,在广东生活的四位老友,分别从江门和中山两地专程赶来与黄光杨团聚。据四位同乡介绍,黄光杨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二十多年前在广西入伍。退伍回家后,黄光杨惊闻父亲去世,自家房屋也已经倒塌,受到打击,自此十多年不知去向。其中一位同乡说,当天在视频里见到黄光杨,当时喜极而泣,决定即刻启程赶来接他:“我们和他(黄光杨)从小玩到大,今天终于找到了他,一定要管他。”


13日傍晚,在尚丙辉先生和几名志愿者的引导下,四位同乡在广州见到了黄光杨。他们用家乡话呼唤黄光杨的乳名,与他聊起童年往事。几十年没见的玩伴重逢,黄光杨虽然一言不发,但也逐渐面露微笑。老乡说要接他回家,黄光杨起初有些抗拒,甚至一度挣脱朋友的搀扶坐回长凳上。


但经过志愿者和朋友的劝导,他最终选择了接受好心人的帮助。拥有多年流浪人员救助经验的尚丙辉先生说:“露宿人员也是很有自尊的,有时候会因此拒绝帮助。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个台阶下’,劝导他们真正有尊严地回归社会。”


当晚8点,志愿者们将黄光杨接回工作站。经过理发、洗澡、更衣,不出半小时,仪表整洁的黄光杨笔直站立在大家面前。黄光杨的一位同乡说:“他从小就是爱干净的人,现在这样更精神了!”其间,尚丙辉几次对身边的志愿者悄声说:“刚才洗澡时,他对我说了声‘谢谢’!”言语间流露着按捺不住的喜悦——这是黄光杨接受救助以来第一次开口说话。

14日下午,其中一位黄光杨的同乡向记者发来视频,黄光杨身穿崭新的红色外套,戴着劳保手套,学着做绸布灯笼的钢丝骨。他已经在老朋友的工厂获得安稳的工作和住处,开始了他自食其力的新生活。


又完成了一个救助个案,面对挂满工作室墙壁的锦旗,尚丙辉先生坦言:“这个群体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有时候帮助一下,他们就能开始新生命了。这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条活生生的命啊!”


广州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由省道德模范、“最美破烂王”尚丙辉先生创立。近年来,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中心每年救助数百名露宿人员回家。“在这里,像黄光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一位志愿者骄傲地说。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侯天泽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李波 通讯员 侯天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钻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