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公益寻亲, 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评定AAAA级社会组织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资讯

背井离乡五十八年,这些爱心人士圆了他的回家梦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喜欢念旧,特别是对于一个58年未曾回家的古稀老人来说,在世的亲朋好友所剩无几,家乡早已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故事的主人公叫周祖根,如今已有78岁。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固定的居所,更无亲情的陪伴,他的大半生都在东奔西走四处流浪。


流浪缘起

1945年,周祖根出生于无锡宜兴的一个小村庄。彼时,他的家庭状况不甚理想,父母将两兄弟拉扯长大已是不易。1960年犯了一个错误,导致他后来五十八年都没回家。据他描述,当时日子过得本就拮据,又刚好遇上了饥荒年,一家人几乎失去了食物来源。起初为了填饱肚子,他只能学着别人去啃树皮、吃观音土,暂时解决燃眉之急。后来肚子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就偷了人家的鸡来吃。


不出所料,他被逮了个正着,而后被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五年时间眨眼就过去,刑满出狱后,周某想着弥补自己的过错,好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当他回到家里,得到的只有冷漠和奚落,家人认为周某名声败坏,不愿接纳他。于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他不得不只身外出闯荡。


(周祖根其人)


颠沛流离

离开无锡,周某的第一站便是南京。由于身无一技之长,他很快流浪街头。幸运的是,被当时的南京市收容站所收留,并安排在站内工作,每月都有一些生活零用钱。他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站长曾想帮他转正,但由于他的户籍问题没解决,直到2003年收容所解散都没能转正。周某也因此错失了安身立命的好机会。


从收容所出来,周某再次陷入窘境。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到杭州某画院当人体模特。一个小时十块钱,在当时也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但是模特并不是长久之计,过了几年,周某重新在厦门某公园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这一干又是十几年。最终因为没户口没身份证,导致他再次失业。这一次,周祖根只身南下广州谋求新的出路。



再度流浪

陌生的城市里,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周某临时陷入困境,再度流浪街头。他时而在越秀区一德路、大德路一带流浪,时而又跑到其他地方。幸而被尚丙辉及爱心志愿者张巧琼、吴嘉诺及时发现。难能可贵的是,在了解完他的故事之后,张巧琼、吴嘉诺立即为其提供租房及每月生活资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五年,她们大爱之举令人为之动容。


然而周某年龄渐长,基础病多发,渐渐生出回家的念头。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周某最终决定向尚丙辉及志愿者求助返乡,表示希望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以期能够落叶归根。在外漂泊五十八年,户籍问题一直困扰着周某,回家之路亦是困难重重。为此,尚丙辉一边将他接到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附近的旅店居住,一边向越秀民政救助队胡占权请求帮助,希望借此帮他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得知其返乡的强烈愿望,胡占权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启程返乡

4月4日,在越秀区救助队的支持下,社工顺利为周某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广州火车站西广场,胡占权代表越秀救助队向他致意慰问,祝愿他顺利回家,不再流浪。同时,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下称:联动机制)专门派社工李千真一路护送周某返乡,以便协助解决后续返乡安置问题。



即将告别这座生活多年的城市,坐在候车室的周某望着窗外一阵出神,他始终舍不得这座温暖的城市,尤其是这一路帮助过他的爱心志愿者。临别之前,志愿者张巧琼特意到广州火车站为他送别。周祖根感动莫名,他很清楚,这一别未来很难再次见面。五年来,她已将他当做父亲一样来照顾。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带着她们的祝福,他最终告别广州,与联动机制社工李千真坐上回家的车。


令周某感到惊喜的是,刚下动车,就见到了儿时好友何永林。两人相互对望着,许久无言。时隔多年,好友的出现让他倍感温暖。何永林带着周祖根、李千真回到了鲍家弄,这个地方曾是他们小时候一起生活的地方。曾经的小村庄已不复存在,河上的大木桥换成了石桥,土房子也变成了林立的商铺,只有画溪河一如既往地向东流去。在当地的小饭馆里,何永林为周祖根点了当地三道家常菜。周某品尝着这些家乡的味道,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温馨回忆的少年时代。


(与老友见面)


圆梦安家

周某的返乡安置问题比预期的要更困难。在何永林的带领下,李千真先后前往丁蜀镇政府、丁山派出所咨询恢复户籍和办理五保户事宜,遗憾的是未能查询到他的户籍信息,三人本想去宜兴市救助管理站,后来在丁山派出所、丁山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证实了他的身份。


周某的侄子尚在,但与叔叔没太多感情,他已花了一大笔钱将老房子重新修缮,所以认为新房子已经和叔叔没有关系了,自己也没有赡养叔叔义务。周某只能解释:自己这次回来不是为了争房子,只是希望能够恢复户口。何永林托关系找了一家旅馆,让他可以在安置问题解决之前放心地在这里住下来。


为了让周某得到更好的生活照顾,经过商议,丁山社区居委会安排他入住到了养老院。此外,丁山社区居委会书记陈文瑜特地为他送来了许多生活物资。养老院设施齐全,环境幽静,还有专业护工提供专门服务,他对新居所感到非常满意。至此,周某的返乡之旅总算画上圆满的句号。



他是不幸的,从小便被迫远走他乡,甚至几度流浪街头。这五十八年来流离失所,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尝尽了生活的苦。他也是幸运的,这一路走来每每遭遇困境,到最后总能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在周祖根的回家过程中,不乏越秀救助队、联动机制社工、爱心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用实际行动传递善城广州的温暖与善意,今后也将这份爱心带给更多流浪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