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翼高飞!联动机制“展翼计划”干货满满!
继“领航计划”之后,联动机制“展翼计划”联动机制新成员救助服务系列培训继续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开课。为了普及流浪救助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救助效果和服务质量,本次培训邀请到骆运卷、汤秀娟、张世伟、郭丽萍四位资深讲师连续两天深度授课。在市区分站的指导下,来自15家社会组织共30余人积极报名参与。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精彩授课内容吧!
主讲导师 | 骆运卷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救助二科副科长。从事一线工作超过十六年,在寻亲、返乡安置、街面流浪救助等方面经验丰富。
近年来,随着广州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体系不断健全,街面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一步得到保障。据骆科介绍,目前广州市救助管理机构由2个市级救助管理站及花都、番禺、从化、增城4个区级救助管理站组成。除此之外,各区分别设置流动救助服务队,与6个救助管理机构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救助管理网络。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骆科表示,救助管理工作分为站内站外两个层面。站外由2+11个救助小分队开展街面巡查,及时介入救助,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站内则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医、宿、寻亲、返乡等服务。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受助对象的需求。
骆科还分享了一线工作经验,并与参训人员就流浪救助工作进行互动。她表示,除了政府层面,民间社会组织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遇见亟需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更加需要及时灵活地介入救助。只有政社充分联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好救助管理工作。
主讲导师 | 汤秀娟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管理与城市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聘任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社会事务管理专项)。
汤教授深耕救助管理领域多年,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还对流浪乞讨露宿群体有着深刻的研究。本次培训中,汤教授讲解了救助管理相关政策和介入理论。她介绍到,救助管理制度是从收容制度转变而来。相比过去,现行制度更具人性化,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
目前广州市救助管理系统正在不断趋于完善。对于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本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由民政负责,公安、城管、财政、卫生、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同介入,同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实现多元救助服务供给。
汤教授还表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由临时遇困群体、职业乞讨、精神障碍者、流浪拾荒者、打临工露宿者等多种群体构成。尽管类型多种多样,造成流浪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存能力薄弱。流浪救助从业人员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用实际行动践行“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
主讲导师 | 张世伟
让爱回家寻亲网创始人,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平安之星”“全国最美家乡人”“阜阳好人”,2019 年第二季度“东莞好人”称号2019 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东莞市红十字会“最美人道工作者”等。
“今天我不是来教学的,而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和各位一起交流的”,让爱回家寻亲网创始人张世伟反复强调这句话。这位“全国平安之星”行为举止平易近人,令人印象深刻。张世伟表示,自己和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不但是联动机制总召集人尚丙辉的老乡,更是在尚丙辉的带领下走上了公益寻亲的道路。张世伟具有非常丰富的流浪救助经验,相对于精深的救助理论,他更懂得实事求是地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找亲人,并将他们的故事分享出去。感人的故事很多,他分享了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
那是一个因误入传销之后自暴自弃的高校毕业生,张世伟回忆道:“当时他告诉我们不要联系他的家人,但是我知道他这么年轻,家人肯定在找他。”随即打通了亲人的电话,没想到他们没有一丝犹豫马上来东莞寻亲。后来得知自从他失踪后,母亲闭门不出,每天都在家拭泪,哭得眼睛都快瞎了。回去之后不久,流浪大学生转身变成一个软件工程师,一万多块钱一个月。这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案例,不光拯救了一个流浪人员,也拯救了一个家庭。
主讲导师 | 郭丽萍
广州市第四届本土督导;高级社工师(笔试)广州三维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伴行社工机构高级督导;广州、佛山、中山多地督导。
“你想象中社会流浪救助是做什么的?”,郭老师首先向在场所有人抛出这个问题。她走下讲台与社工和志愿者们面对面交流,培训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其中有几人分享了以前参与流浪救助活动的心得体会,他们都认为帮助流浪乞讨人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实际上,社会救助就是在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制度。郭老师强调,不管是社工还是志愿者,在面对该群体的时候,都要学会放低姿态。以一颗包容之心去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作为一名流浪救助社工,不光要脚踏实地做好服务,还要平衡家庭与朋友、工作与个人爱好之间的需求。郭老师继续讲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诚然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作为个体,社工也应该为家庭及个人的发展承担责任。郭老师分享职业规划的工具,现场示范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为社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了有效借鉴。
交流分享环节
两天的培训中,学员与讲师积极互动、踊跃提问、积极回应,并根据展开街面救助时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学员的参与与学习热情得到很好的激发,形成了良好的交流和分享的氛围。联动机制联合办公室将持续开展培训活动,促进成员单位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