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流浪十几年,联动机制帮他恢复了正常生活
为兜牢困难群众保障底线,增强他们的幸福感。一直以来,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指导下,联动机制积极为困难街友提供必要的帮助。日前,在满足受助对象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联动机制更加关注他们个人发展。去年10月到现在,通过社工半年来的不懈努力,流浪多年的程宇(化名)终于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初次遇见
和程宇初次碰面实在2022年10月,当时联动机制社工叶昌军正在沿江西路一带开展社会化教育宣传活动,劝导流浪街友早日结束流浪,勇于面对生活。叶昌军在讲解救助政策的同时向他们派发八宝粥等物资,此举吸引到了他的注意。
起初,程宇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要了一张救助宣传单,而后向叶昌军咨询了身份证办理的问题。他表示,自己只办过一代身份证,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进出各种公共活动场所都要绑定身份证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给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迫切需要办理二代身份证。程宇衣着与常人无异,但通过言行举止,叶昌军判断他可能处于半打工半流浪的状态,随即答应了下来。
(初次遇见程宇)
倾情相助
程宇的人生经历可谓是颠沛流离。社工后来从他口中了解到,他曾在佛山做生意,一度风光无限。在生意失败之后,他也尝试寻求其他出路,但苦于没有二代身份证,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程宇的生活每况愈下。他无奈在街上流浪,偶尔打打散工,勉强维持生活。
他今年60岁了,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这种生活状况至少维持了十几年。10月3日,为尽快帮助他办理好二代身份证,联动机制社工陪同他到户籍所在地——佛山三水。遗憾的是由于离开的时间太长,当地要求提供近年来的活动轨迹及无犯罪证明。回到联动机制联合办公室,社工通过他的描述准备好了相关材料。
第二天一大早,社工和程宇再次出发前往佛山。一路上,程宇向社工吐槽:“我以前也回过几次佛山,但是都没能顺利办成。太感谢你们了!”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眼神游移,显然还是有一丝忐忑。不过幸运地是,社工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社工的全程陪同之下,最后顺利办理二代身份证及户口簿。
重归正轨
“你们这里有没有工作啊?”程宇主动求助社工找一份工作,漂泊无定的生活令他感到疲惫。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他表现出强烈的求职意愿。为了鼓励他自食其力,10月13日,联动机制推荐他在元岗街南兴社区负责核酸检测工作。虽然没那么多钱,但足已帮他解决燃眉之急,让他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程宇在工作)
两个星期之后他的身份证和户口本顺利拿到手,在社工的鼓励下,程宇拿着新办好的身份证去找工作。令人欣慰的是,今年4月3日,联动机制对程宇进行回访得知,他已成功面试北京街一间餐厅做杂工。这份工作包吃包住,不用在街头四处流浪了。
(顺利办下身份证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临时性的救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却不是长久之计。联动机制致力于推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化教育,在劝导其结束流浪的基础上,提供就业支持,真正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