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中午,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接待了来自湖南的八位客人,尚丙辉社工中心瞬间热闹非凡。他们从广东和湖南不同地方赶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接欧小峰(化名)回家。这八个人之中,除了小峰的父亲母亲,其余六位是他的叔叔阿姨等长辈。
小峰的母亲头发斑白,满脸愁容,看起来比他父亲和叔叔阿姨都苍老许多。自从小峰失踪之后,这一家人无时不刻不挂念着他。每到过年的时候奶奶都念叨着这个孙子,母亲更是整日以泪洗面,不知不觉愁白了头发。十年来小峰杳无音讯,亲朋好友都以为他已经不在世上。尽管四处打听,也委托广东的亲朋好友去找过,但都杳无音信。6月6日中午,一则惊喜消息从派出所传来:已经找到小峰了,他在广州。一家人又激动又担心,直到尚丙辉将他的照片发过去,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10年了,在外漂泊了十年的小峰终于愿意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起生活。这个残破的家庭又重新团圆了。
小峰是中山一路的高架桥底露宿时被尚丙辉团队发现的,他当时正在午休。尚丙辉团队外勤路过此地,看见六名街友在桥底露宿,于是给他们派发八宝粥等物资。
经过尚丙辉团队志愿者雷开军观察发现,这六名街友都较为年轻,大约在二三十岁左右。他们几个抱团取暖,在一起经常互相关照。卧榻之侧还有一些炊具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据其中一位比较壮实的街友说,他们在这里没干过什么违法的事,平时煮面条都是用的酒精,也不会引发火灾。随后社工询问其生活状况,慢慢打消他们的疑虑。交谈中,社工初步掌握了有关他们身份的宝贵信息。
6月7日中午,尚丙辉社工再次来到桥底,并带其中一位生活在这里的男子去做核酸。奇怪的是,该街友当天晚上并没有回来睡觉。这些年小峰一直在躲避家人,虽然自己有手机,但从来不敢主动打电话回去。在外面流浪并不比家里舒服。一日三餐都要自己去解决。
8号下午三点半,小峰正在桥底休息,尚丙辉和志愿者胡占权、周家杰突然造访,神秘兮兮地说要给他一个惊喜。小峰隐隐觉得,可能是家人过来找自己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峰还是跟随三人走出桥底。一路上,胡占权问他想不想回家,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果不其然,小峰刚一抬头就看见叔叔在20米之外等着自己。没等他做出反应,母亲和几位叔叔阿姨就围了上来。
母亲紧紧地抓住他胳膊,叔叔阿姨激动地上前问候,看着这么多家人过来接自己,小峰感动莫名,他瘫软在地。缓了一会儿,小峰表示愿意回去。站起身来,他发现母亲仍旧抓着自己胳膊不放。“我不会跑的,我要是跑你拉也没用。”志愿者们闻言为之一笑。其中一位叔叔对他说:“你不知道,你母亲想你想得头发都白了,现在她腰也不舒服,为了来找你,她千里迢迢从湖南过来广州。”小峰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没过多久,父亲出现在他面前,径直给了他一个拥抱。父子两人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两个大男人就这样相拥而泣。他曾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原谅父亲,父亲也不会关心自己。十年后,当父子再次见面时,往日的嫌隙烟消云散。此时此刻,父亲和儿子只有愧疚和感动。
志愿者们随后也和小峰的父亲进行了一番畅谈。志愿者告诉小峰父亲,小峰外出流浪并不只是他个人的原因,做父亲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送他们回去之前,志愿者胡占权劝说其父亲痛改前非,给小峰多一点时间回去慢慢适应,并且要多给他一些温暖,不要再让他再到外面流浪。小峰的父亲点头表示同意。并且告诉儿子,自己早就已经戒掉了赌博的习惯。以后,一家人要开开心心过日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谢文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谢文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