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队员耐心劝导,流浪30年的他终于迷途知返发布日期:2022-05-14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分享按钮。#1■ 30年来,他尝遍了流浪的苦,在天桥底下睡觉、给人打散工、翻箱倒桶捡废品,时至今日他依然流浪街头,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他叫罗瑞(化名),来自四川资阳的一个小山村,年轻时因家庭困难而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罗瑞外出之前跟家人吵了一架,一气之下便发誓赚不到钱绝不回家。如今一事无成,他早就放弃了回家的奢望。然而当这个倔强的游子碰上了越秀区流动救助队,他的想法发生了动摇。“一开始他对我们很抗拒,不愿意跟我们说话”救助队员林惠琼说。罗瑞常年在街边露宿,常常与几个街友聚在一起玩,多次被城管驱赶,因此对待陌生人保持警惕。他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遇到爱心人士派餐还能聊上几句,其他人想靠近他就会表现得很抗拒。#2■ 救助队员林惠琼并没有因一次失败而灰心,根据以往的救助经验,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循序渐进,得用真诚来慢慢打动他。每次在街上看见他,林惠琼都会上前与其打招呼。连续几个月时间接触下来,林惠琼不断向罗瑞释放善意,罗瑞才慢慢地接纳了救助队员。建立起信任基础,林惠琼便开始尝试劝导他返乡。起初罗瑞对回家这件事表现得很抗拒,林惠琼则跟他介绍起现在的国家政策,只要回去办理了身份证,就有机会申请低保,比在外面流浪强多了。而且回去还可以与父母亲人享受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呢!沉默良久,罗瑞才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如实相告。忙活了这么长时间,罗瑞终于表露出回家的意愿,林惠琼喜出望外,连忙将信息提供给尚丙辉工作室,希望快点帮他找到家人。#3■ 收到消息,尚丙辉工作室立即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发布了一则寻亲启事,尚丙辉通过当地村委村委才联系到他的侄子罗华(化名)。社工根据罗华描述得知,罗燕葵家里条件并不好。除了一个86岁的老母亲,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罗瑞在家里游手好闲啥也不干,因为此事和哥哥吵了一架。看着他荒废时日,哥哥气得抬手就扇了他一巴掌。罗瑞当时就撂下狠话:“我现在就去外面发大财,永远都不回这个家!”时至今日,他对哥哥还是满腹怨气。30年来罗瑞一直没跟家里人联系,母亲以为儿子已经遭遇不测,当得知儿子的消息,她喜出望外,急切想把儿子接回家。考虑他没有身份证,也没有做核酸,疫情期间寸步难行,他家里也无法承担包车回去的大额费用。众人一致决定,求助救助站帮其购票返乡。罗瑞躺在地上不愿起身#4■ 5月12日,按照与罗瑞约定好的时间,越秀救助队会同尚丙辉工作室志愿者、民警以及医护工作者来到小北的一处高架桥底下,此时罗瑞正躺着地上睡觉,救助队员一行便上前将他叫醒。可能是来的人较多,给他造成心理负担。罗瑞当即就改口说不回家了,也不去救助站了,众人尴尬地呆立在原地。不论怎么劝,他就是赖着不肯挪动。为了打消他的疑虑,救助队员随即给他的侄子罗华拨打了视频电话。侄子对他临时反悔的行为表示不解,便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尚丙辉也上前跟他讲解进站的必要性,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疫情当前,露宿者购票返乡必须持有核酸阴性证明。看着视频中侄子,以及现场的救助队员、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罗瑞心中泛起一股股暖流。流浪这么多年,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关心着。浪子回头金不换,经过越秀救助队和尚丙辉工作室的不懈努力,罗瑞终于迷途知返,踏上回家的第一步——进救助站。上车之前,他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表达谢意,特别是林惠琼这么长时间的关照。生活的苦楚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褶皱,此时此刻,他却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似乎看到故乡正在对他招手呼唤:回来吧!孩子!回来吧!不要再流浪!上一篇:五一劳动节,她奉献爱心促成父子团圆下一篇:父母故去,哥哥成了他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