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了半个世纪,今年初十他回家了
周义,一个来自贵州山区里的六旬老人,已经快70岁了。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只能露宿街头,靠着拾荒和爱心人士的帮助过活。他自幼父母双亡,打小就开始流浪。如今举目无亲,经历三年疫情考验,生存处境愈加困难。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越秀救助队和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借此得以顺利返乡。
五十载颠沛流离
他的故事,要从50年前说起。1967年,当时周义只有12岁。因出身地主家庭,再加上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周义的母亲早早就离开了人世。幼小的周义从此露宿街头,被迫成为一个流浪汉。由于身份的敏感性,没有人敢主动帮助他。村里的老书记见他可怜,就指点他去外地找一份活干,唯此方可生存下去。
说起自己悲惨的身世,他非常激动。尽管上了年纪,他对小时候的事情依旧记忆犹新。显然,那些遭遇给他带来过很大的打击。50年的流浪生涯教会了他不轻易相信别人,所以他选择隐姓埋名,不愿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姓名。最近几年,他辗转来到广州火车站东广场露宿,引起了越秀救助队的注意。
(周义露宿街头)
渴望找一份工作
起初,周义对救助队不信任,每当救助队员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总是摆摆手,便自顾自地走开了。通过越秀救助队获悉,周义在火车站附近商店帮人打扫卫生,商店老板常常给他买饭,并给他纸箱等废品,日子还算过得去。在火车站时间一长,他慢慢了解了越秀救助队的助人事迹,耳濡目染之下,他的想法慢慢发生着改变。
于是,当越秀救助队胡占权再次找到周义的时候,他主动求助找一份工作。他对胡占权说:“我每次去找工作,他们都要求有身份证才行!就是因为这个我失去很多好的机会。”为了恢复户籍,他在2013年回过一次老家,遗憾的是未能如愿。胡占权与社工了解到他的心愿后,就根据他提供的地址联系到当年指点过他的老书记。得知他还在世上的消息,老书记承诺只要他回家,就一定会协助他恢复户籍、办理身份证件。周义被救助队与社工所打动,决定回家去看看。
“广州是最暖心的城市”
大年初十,周义跟随社工来到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准备乘坐大巴返回家乡。回去之前,尚丙辉专程为他修剪头发,周义脸上难得露出开心的笑容。洗完澡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周义不再像之前那么邋遢。“一下子年轻了很多!”尚丙辉打趣道。
候车期间,胡占权特地赶来向周义送别,“我去过广东省18个地级市,在东莞呆了8年,深圳13年,惠州......在这么多地方中,广州真的是让我感觉到最暖心的城市。我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周义对胡占权说。胡占权则表示:“贵州天气还很冷,路上要注意保暖。回家之后村委会协助你办理身份证。有什么困难也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们。”最后,带着越秀救助队与社工的祝福,流浪半个世纪的周义踏上了返乡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