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骗流浪二十九年,警社合力助其返乡团圆
外出打工不幸被骗,颠沛流离二十九载
2023年2月17日,连夜驱车从江西南昌县赶到广州天河的周建红(化名)一行三人,在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项目社工的陪同下,终于和失散了29年的大哥周建民(化名)顺利团聚。周建红紧紧地抱着大哥,哽咽地说:“哥,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我们终于一家团聚了,爸爸在天之灵终于可以瞑目了。”联动机制社工和志愿者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
周建民的家庭并不幸福,这或许正是他在外流浪的原因之一。他一共四兄妹,妈妈早年因心脏病离世,五岁的四妹只能由三妹周建红带在身边拉扯长大。周建民结婚后虽育有一子一女,但妻子迷信宗教,一个礼拜好几天不在家,对孩子不管不顾。两夫妇不知道为此事争吵多少回了,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1994年大年初四,周建民到三妹家拜年,之后便只身前往福建泉州的家具厂打工,这期间向家里汇过两次钱,在后面的二十九年当中,彻底与家人失去联系。原来,周建民在外出打工期间丢失了手机和身份证,老实的他轻信了一名四川籍男子,用该男子的身份证办理了银行卡。他将自己辛苦打工攒下的十七万多的血汗钱存入了该卡,结果被全部骗走。由于没有身份证,周建民没办法找到稳定的工作,最后被迫流浪街头,风餐露宿,终日以拾荒为生。
徒步往返八百里,只为找到儿子
周家生活并不富裕,大儿子失踪后,周父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许多。当时周父已年逾六旬,为了寻找儿子,周父省吃俭用把钱攒下来。不顾家人劝阻,拖着年迈的身子毅然决然到福建泉州打听消息。路费不够,他便带上水和干粮,徒步八百多公里往返南昌和泉州两地。
在生命弥留之际,周父还拉着周建红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你们是兄妹,‘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如何你们也要找回大哥啊!”。周父去世后,老家的房子倒塌被拆除,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而自从周建民离家打工后,妻子为他苦苦守候了十年,遗憾的是没有等到他回家。无奈之下,妻子带上儿女改嫁他人,婚后五年,第二任丈夫病逝,其妻独自抚养孩子,至今没有再结婚。
一通电话燃起希望,星夜兼程再踏寻亲路
2月15日,联动机制雷社工在天河体育中心开展“寒冬送温暖”街面巡查行动时发现了周建民。当即为其送上八宝粥和防疫物品,暂时帮他解决温饱问题。几番关切询问,得知该名男子姓周,是江西南昌人,当社工继续追问时,得到的是长久的沉默。
得益于丰富的流浪救助管理工作经验,雷社工敏锐的判断出周建民选择流浪应该是有苦衷的,如能帮其解开心结,是可以帮助他返乡的。于是雷社工对其进行耐心劝导,宣讲居民身份证的相关政策。周建民的心结慢慢被打开,同意回家办理身份证,并留下了老家的地址。
2月16日,联动机制社工根据周建民提供的地址,联系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核实周建民的户籍信息,在当地村支书的帮助下与其三妹周建红顺利取得了联系。获悉大哥尚在人间的好消息,三妹周建红夫妇和四妹周建兰于当日晚急忙从江西省南昌县连夜启程奔赴广州。
(周某被发现时)
警社联动救助,周家团聚终返乡
2月17日,在联动机制社工的陪同下,一行人沿着天河城周边地区一路寻找。然而,寻亲过程并不顺利,天河商圈繁华,人流密度大,周建民到处捡拾废品,给寻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尽快找到他,联动机制社工到天河南派出所寻求民警的帮助,让民警帮忙调出治安监控画面,通过监控,民警在体育中心北门发现了周建民的行踪,社工和家属一同前往寻找,终于发现了正在捡拾废品的周建民,于是出现了开头那感人的一幕。18日清晨,周家四人启程返回家乡,周建民从此告别流浪生活,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2月23日,联动机制社工拨通了四妹周建兰的电话,了解了周建民返乡后的生活情况。据周家四妹反馈,周建民现在衣食无忧,一切正常,正在恢复户口。听到周建民生活已经在逐步恢复正常,社工由衷地替周建民开心,也祝愿周建民之后的人生可以一切顺利!
联动机制总召集人、广州尚丙辉社会服务工作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尚丙辉表示:“广州街面还有许多和周建民处境相似的流浪人员,今后我们要积极联动政府、执法、社会等各方力量,将救助管理工作的重心延伸到城区更多重点区域,提前介入并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安置流浪乞讨人员并帮助其回归社会,为广州市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继续努力,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