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甬道里匍匐露宿27年,蛇年新春尚丙辉团队助他找到家人
在甬道里匍匐露宿27年,蛇年新春尚丙辉团队助他找到家人
转自:中国城市网观城者
大年初八,城市务工人员陆陆续续回到工作岗位,广州市荔湾区的街头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节,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息,而在街头的某个甬道里,流浪者薛余滔(化名)露天蜷缩在被窝里,还在为下一顿吃什么发愁。如同一条冬眠的老蛇,匍匐着等待春天的到来。
中午时分,在荔湾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尚丙辉荔湾区流浪救助项目组社工在荔湾区开展关爱流浪街友活动,在看望一名流浪长者时,偶然发现了旁边甬道里正在睡觉的薛余滔。恰恰是这次短暂的接触,揭开了他身份的谜团,让他和阔别多年的亲人能够再度拥抱。
消失的27年:从“外出谋生”到音讯全无
那是1997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吸引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薛余滔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只有23岁,他攥着皱巴巴的车票,踏上南下的绿皮火车。但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只能书信往来保持联系,薛余滔文化水平不高,这一去犹如石沉大海从此断了联系。
这么多年来家人四处寻找,却因薛余滔仅有一代身份证、无生物信息记录,寻亲如大海捞针。大哥薛玉停回忆,弟弟失踪成了全家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如今老母亲已年近九旬,依然挂念着小儿子,逢年过节总在两个哥哥耳边念叨,希望找到他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
转机:一张寻亲卡片,牵出尘封多年的亲情
2月5日这天,尚丙辉与荔湾区流浪救助项目组社工机缘巧合下走近那个狭窄的甬道。“老乡!老乡!要不要八宝粥?”社工走到跟前轻轻呼唤,薛余滔慢慢苏醒过来。尽管是中午,天气还有点冷,薛余滔从被窝坐起,只见他衣衫单薄,面黄肌瘦。在寒风中接过八宝粥、方便面、饼干等物资,微笑着向社工致谢!
每年春节期间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大量打工人返乡过年,原本以拾荒为生的流浪人员也将遭遇无荒可拾的局面,生存状况堪忧。社工的关心让薛余滔倍感温暖,接过八宝粥他却舍不得吃放在了被窝里,而面对社工询问他表示自己来自河南省内乡县,并声称已经有27年没有回家了。
2月6日,社工立即为其制作了一张寻亲卡片,并连夜联动河南志愿者开展寻亲事宜。通过村干部确定了薛余滔身份,最终与哥哥建立联系!
重逢:从犹豫到笃定,踏上温暖回家路
惊喜来得太过突然,为了确定消息是否属实,哥哥委托在东莞打工的邻居前往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于他老家邻居的到来,中心负责人尚丙辉表示:“我们有过太多这样的经验,必须要亲人才能把他劝回去。根据他透露的信息来看,100%就是他本人,这个你们可以放心!”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兄弟决定连夜开车南下寻亲。直到2月7日下午,在经历14小时长途奔波,薛氏兄弟两人终于抵达广州。而后和邻居家兄妹两人一起来到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同村的村干部,将全程协助薛余滔恢复户口。
下午四点,在尚丙辉团队荔湾救助项目社工与华林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兄弟两人终于在甬道内见到了薛余滔。大哥看到弟弟如此落魄,偷偷跑到一旁抹眼泪。事发突然,薛余滔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对着两个哥哥面露犹豫。大哥二哥干脆坐在他身旁,轻言细语,回忆着儿时的欢乐,提及父母的期盼,声声句句都饱含深情,慢慢打开了他的心结。
收拾好东西后,二哥紧紧攥着他的手,一起踏上返乡的旅程。冬去春来!流浪了27年后,他终于迎来新的生活。曾经的风餐露宿、颠沛流离,都化作了过往云烟。未来的日子,有了温暖的依靠,相信他定能在家人的陪伴下,重拾生活的美好,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