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民政救助队:要让他有尊严地回归家庭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直以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都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为应对新时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越秀区民政局着力推广“4+3”工作机制,即由民政牵头,联合公安、城管、卫健、社工、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为滞留在越秀区的流浪乞讨(露宿)人员提供寻亲返乡救助服务。
· 初相见



10月中旬,越秀区民政救助队再次发挥“4+3”工作机制优势,成功帮助流浪了22年的长者踏上返乡的道路。连日来,尚丙辉团队积极响应越秀救助队号召,与多部门联合前往光孝寺开展救助行动。在越秀救助队、公安、城管的帮助下,尚丙辉团队初次见到长者李利彪(化名)。老人右半身瘫痪,勉强可以行走,与其他在光孝寺乞讨的流浪人员相比,他更倾向于自食其力。尽管行动不方便,但是老人坚持捡废品养活自己,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长期活跃在光孝寺的流浪乞讨人员,越秀救助队都有记录在册,李利彪也不例外。10月12日,胡占权又在光孝路发现李某,“每次来光孝寺看到他,都特别想帮他寻找家人!”胡占权对社工与志愿者说。越秀救助队曾多次劝导其不要再流浪,表示如果他想要回家,救助队会全力帮助他解决后顾之忧。然而李某每次都以“过两年再回去”为由,拒绝了胡占权的好意。
在联合行动开始之前,李利彪对家乡和家人信息都闭口不谈,大大增加了为其寻亲的难度。本次联合行动中,借助光塔街公安与城管的力量,越秀救助队成功获取到他的完整信息。随后,尚丙辉团队社工与志愿者耐心与其沟通,试图解开他的心结。开始的交谈比较顺利,但只要谈及回家,李某就一反常态,他斩钉截铁地说:“谢谢你们的好意,再过两年我会自己回去!”


· 找家人



迄今为止,李利彪没有完全与社工、志愿者建立信任关系。根据以往的寻亲经验,社工决定从找家乡、找家人入手,想通过亲情的温暖,逐渐化解他的心结,最终达到劝说其返乡的目的。于是,尚丙辉团队借助今日头条平台为其发布了一则寻亲启事。
10月13日,寻人启事才发布一天,李某的哥哥李利桂(化名)就与尚丙辉社工取得了联系。李利桂在电话中询问弟弟的情况,得知弟弟还在街上流浪的消息,当哥哥的自责不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利桂没有向社工说明原因,只是表示弟弟当初和家人有矛盾,才外出不归。如今兄弟两人已有22没有见面,哥哥只想早一点接他回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浙江省松阳县民政救助部门也关注到该头条信息,并联系到越秀区民政救助队。在多方沟通协调之下,松阳县民政救助部门决定协助李利桂前来广州接弟弟回家。
李利桂今年已有63岁,从来没出过远门的他第一次坐飞机。和松阳县民政局两名工作人员下飞机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还没来得及预定宾馆,三人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尚丙辉工作室。看到哥哥如此心切地来找弟弟,尚丙辉团队与越秀救助队即刻行动,前往光孝寺寻找李利彪。
晚上七点半,众人果然在光孝寺附近发现了李利彪。事情似乎非常顺利,然而松阳县民政救助工作人员表明身份之后,李利彪突然发难,责怪民政工作人员多管闲事!经过哥哥李利桂劝阻,李利彪才逐渐将情绪稳定下来,但依然以明年回去为借口,拒绝回家。


· 解心结



为打消其顾虑,越秀救助队队长胡占权说:“李大叔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现在国家大力建设新农村,你们家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利彪将信将疑。紧接着,附近的街坊邻居得知哥哥要来接他回家,纷纷劝说其不要再推迟,趁此机会重归故里。
令人欣慰的是,李利彪对哥哥的到来并不抗拒,甚至非常高兴地向路过的街坊们介绍起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哥哥,他现在要来接我回家了!”看到两地民政部门如此关心流浪人员,一位街坊向工作人员道出李利彪流浪的故事。他其实是一个非常自尊自强的人,从来不主动去乞讨,靠自己的双手去捡拾废品维持基本生活,附近居民经常会给他一些纸皮和其他废品。相比其他流浪人员,生活还过得去。作为比较“富裕”的流浪者,他被附近同行欺负过,所以对待陌生人保持警惕。
了解到问题的关键,胡占权再一次对症下药:“当地民政对您很关心啊,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民政部门来接人回家的!”松阳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及时表态:“你这次跟我们回去,就可以办理低保和残疾证,这两项补贴加起来有一千多块呢!”闻言,李利彪两眼放光,当即同意跟随哥哥返乡。


(李利彪两兄弟)
· 启归程



李利彪没办理过二代身份证,且没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为保证期顺利坐上火车,晚上八点半,两地民政与尚丙辉团队协助李利彪前往越秀区中医院做核酸检测。10月19日,胡占权联系光塔街派出所,为其开具临时乘车证明。


合力救助

温暖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