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终于可以过一个团圆年了” 流浪广州18年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帮他找到亲人
12月23日早晨,坐在大沙头码头的长椅上,痴痴地望着滚滚东逝的珠江水,此时流浪在外的刘龙还不知道再过片刻就会见到阔别十八年的母亲,更没想到今天就要结束18年的流浪生涯。“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过一个团圆年了。”刘龙的母亲激动地说。
母子阔别18载,眼泪汪汪。
上午9点左右,越秀区救助队及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陆续集合在大沙头码头旁,等待与刘龙家属会合。为了不打草惊蛇,会合地点放在刘龙视线之外,同时派人暗中盯住他,防止他从视线中消失。“这么做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流浪者不想让家人见到自己落魄的模样”,救助队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刘龙是陕西洛南人士,十几岁的时候陪着朋友坐火车到广州打工,彼时少年憧憬着未来能在这里发家致富,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却没曾想还没开始大展身手,一同来到广州的朋友却人间蒸发了,只把刘龙留在了广州火车站。身上带来的钱很快就花完了,又没找到工作,渐渐就与家人断了联系。时至今日,他也早就过了而立之年,仍旧无法在广州这座城市立足。没人知道这十几年里发生了什么,除了救助站和志愿者们,鲜少人关心他的遭遇,他也不轻易与人说起。或许只有街边的长椅和绿化带旁边锃亮的地板,才知道这些年的颠沛流离。
上午九点半,从洛南到广州,家属几人日夜兼程终于赶来大沙头码头。一切准备就绪,工作人员带着家属走到他休息的长椅旁,激动的母亲几乎小跑起来奔向儿子,似乎是怕走慢一步儿子就又离她远去。这一刻,他已经等候了太久。“龙儿,你是龙儿不!”,刘龙母亲用哭腔说道。但刘龙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到了,母亲继续说:“你还认得我不,我是你妈!”。刘龙这才反应过来,十几年来他无数次幻想着与家人相聚的场景,没想到今天却是这样的方式,在这么多陌生人的面前以如此窘态面对母亲。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一如十几年前叛逆的少年不听母亲劝告,执意和朋友来到广州打拼。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但他还是以前的暴脾气,面对母亲和家人的询问,他咒骂着把头转过去。几番劝说,刘龙依然表现得很抗拒。工作人员只能暂时离开给母子单独相处的空间。几个小时后,家属几人还是拿他没办法,母亲不得不再次求助志愿者。
一直到傍晚六点,江边的码头气温迅速降下来。母亲给他买来了盒饭,一勺一勺地喂着他,昏黄的路灯下,他的眼眶有点微微泛红,那早已冰冷如死灰的心房此刻竟温热起来。工作人员还在配合母亲对他劝说,招架不住软磨硬泡,刘龙终于卸下了伪装“回去吧!跟她们回去,”他心想,说出口的却是:“我自己回去!”
广州的夕阳落下当天最后的光芒,夜色即将降临。刘龙被志愿者架着,坐上了回家的车。回去吧!回去吧!广州的日出日落已经见得够多了,是该回去见见洛南的清晨与傍晚了。今年春节,对刘龙一家人来说,这个春节对他们来说一定很不一样,因为一家人终于可以吃上团圆饭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谢文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谢文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